器事指南:手作陶器的特性與個體差異
每件日本陶藝家手工製作的器物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。
器物在製作過程中產生的細微變化,如釉色紋理、孔洞斑點、貫入紋理等,都是手作器物的自然表情,値得珍惜與欣賞。這篇文章為您介紹手作陶器的特性。
◯ 釉藥呈現顏色
即使是同一批燒成的器物,也會因為窯內位置不同而產生溫度與氧氣量的差異,讓釉藥呈現出不同的濃淡效果。
◯ 針孔(ピンホール)
針孔是指器物表面出現的微小凹陷或孔洞。這是陶土殘留的有機物或空氣,在施釉燒成後形成的微小孔洞,這並非瑕疵,而是手工陶器燒成的自然現象。
◯ 鐵粉
鐵粉是指陶土中原本含有的鐵質成分在燒製過程中氧化,形成黑點或咖啡色點,出現在器物表面的現象。這些鐵粉點是陶器的特色之一,為作品增添了自然的質感。
◯ 流釉
釉藥自然流淌在器物上,而形成隨機的紋路或匯集。流釉讓每個器物都呈現出不同樣貌,使得器物更加獨一無二。
(圖:同樣的器形、同樣的釉藥,也會因流釉的差異,而呈現出不同樣貌)
有些時候流釉上會產生孔洞,這是釉藥中的空氣所導致,並非瑕疵。若經過判斷會影響到器物的使用,我們都會在檢品時剔除。
◯ 茶杯的吸水性
有些陶器茶杯,剛開始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出現液體從底部些微滲出的現象。這是由於釉藥與陶土具有極小的孔隙所產生的自然特性,並非品質問題。
隨著使用次數增加,粗糙的土質空隙會逐漸被茶漬填滿,滲水現象將會自然減少。
與此同時,茶漬的顏色會滲入器皿,讓整個器皿的色澤產生變化。例如在日本茶道知名的荻燒茶碗中,這被稱為「萩的七變化」,是陶器獨有的韻味,也是茶道器皿備受珍視的重要特色。
以上特質是手作陶器的特性,每個器物都有不同表情,也是陶器珍貴且無法複製的價值所在。邀您一同欣賞,器物獨有的表情變化與歲月痕跡帶來的美感。
請充分理解上述特性後再進行購買,謝謝您的理解與支持。